财经三人谈:民营经济再起飞还需哪些“助推剂”?

2023-08-05 09:43:11 来源:环球网 分享到:

编者的话: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针对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五方面提出28条具体举措,并明确责任单位。该如何解读相关信号?当下民营经济恢复发展的阶段性难点应如何解决?本期邀请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人士,结合行业具体情况共同探讨。


(资料图)

持续开放是中国的坚定选择

楼仲平

义乌被称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集中和发达的地区之一。今年以来,虽然外界不时有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但是义乌的经济表现得很好,甚至在疫情期间也在快速增长。我认为,这跟义乌“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定位密切相关,“西方不亮东方亮”,即便部分区域经济不景气,订单减少,但还有更多地区经济在复苏,削减了负面因素对义乌的影响。

不管西方怎么唱衰、怎么打压,中国有一样东西很坚定——开放,持续地开放。这在很多国家,甚至美国都是做不到的。一旦你跟别人产生错综复杂密切联系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任何的割裂都会很难。这时候表面上看,你已经离不开别人了,但是反过来别人也离不开你。

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创办了“双童吸管”,被德国“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收录为“隐形冠军”企业。大概五六年前,双童从一根吸管开始经历非常痛苦的转型,幸运的是,我们转型成功了。我现在正在帮助更多的人创业,以前双童只靠我一个人在拼,但现在有一批年轻人在拼,撬动资源带动双童前进。义乌是个创业的好地方,在这里,创业门槛低且有保障。

我走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他们的创业生态。我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是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创业最自由的国度之一,既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把创业门槛设置得那么高,同时我们的法律法规也比较灵活,对中小微企业“放水养鱼”,一再降税免税,给予各种政策支持,使得民营企业有极大的灵活性和生存空间。就像近期国家出台的各种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我作为民营企业家,能深切感受到“被需要”。民营企业占中国企业总量的90%以上,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很重要。

仅仅有“被需要”的感觉是不够的。今天,网络将民营经济话题放大,有些人借此释放负面情绪。但是我认为,真正做事的人,是没有时间当“键盘侠”的。企业需要转型,需要发展,企业家们需要实实在在去做事。

中国民营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物质需求方面获得极大发展,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还有更多精神需求。中小微民营企业的环境好了,国家才会有前途,才会有活力。我们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对世界更重要,才不会担心外界对我们的影响。(作者为浙江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本报记者杨沙沙采访整理)

引导AI行业发展“由大到强”

黄晓庆

作为一个曾经多次创业,目前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业态的创业者,个人经历令我深切感受到目前正身处科技行业创业“最好的时代”。回想起30年前初次回国创业,我们甚至难以在市场上找到专业投资人。而当我自2015年再次于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智能控制领域启动创业,最直观的感受是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能获得完善的配套投资与融资途径。外部环境的变化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在高科技领域的创业环境开始赶超欧美国家。

近一段时间以来,作为科技企业的民企创业者,我们感受到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密集举措,精准有力,有序务实。具体就我们所从事的行业而言,进一步起飞还需哪些“助推剂”,可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融资情况已回暖向好,但后续需要在研发场景予以更高关注和支持。因人工智能属于科技前沿领域,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研发。但目前有些投资方观念保守,对短期回报率、本益比(也称公司市盈率)过度关注,未能认识到高科技企业在研发阶段投入大、对地方经济形成回报的周期较长的特质,投资动力尚不够强劲。后续期待更多引导,带动政府引导基金、国有投资企业、民间投资机构以长远发展为着眼点,从战略协同、长期研发的角度对科技创新企业予以更多关注和投入。

其次,AI大模型行业正在“百花齐放”,未来需进一步引导行业有序发展并释放关键活力,实现“由大到强”。在民营企业的充分参与下,国内AI大模型开发如火如荼,行业市场蛋糕正不断被做大。与此同时,激烈的竞争与淘汰在所难免。下一阶段需政策有效引导。我个人的建议是:在当前参与者众多的现状下,与其每个企业各自为战、开发自己的通用大模型,不如由政府牵头进行主导与整合,以开源的机制为核心,集合行业优秀的专家和算力,训练出超越ChatGPT的“中国方案”。

第三,行业管理办法已落地,但对部分细分领域的规则制定应尽快跟上。比如在AI赋能之下,智能服务机器人“具身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未来该如何监管?针对这些新兴领域,制定明确规则就是对行业有序发展的最优赋能。建议后续成立针对智能机器人的管理部门,制定包括监管标准、信息安全、互动行为准则等在内的一系列规范。(作者是上海人工智能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达闼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曾任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本报记者崔瑾玥采访整理)

在强烈政策信号中找准方向感

邱伟

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民间投资长期以来占据旅游直接投资超60%的比重,民营企业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创造的收益方面,都是文旅市场主体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与国有投资等其他投资形式,共同构成了我国文旅市场多元投资的整体格局。

2023年以来,文旅市场整体呈现高开稳走态势,“期中考试”成绩亮眼。尽管市场完全恢复还需时日,但近期多轮政策出台,导向明确、掷地有声、操作性强,再次释放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政策信号。作为民营文旅行业从业者,从当前的政策中,我们不仅应找到“安全感”,更应及时理解政策,找好“节奏感”和“方向感”。

首先,政策中关于“促进公平准入”的表述,为文旅市场准入降低了门槛,有助于为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将有力推动文化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后续该如何放开手脚,进一步释放民营企业的动能,对我们的创新力、执行力乃至产品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鼓励民间投资,加大了对民间资本的开放力度,有利于进一步借助市场机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项目开发,激发文旅产业运营的活力。民营企业如何借助既有优势,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的价值?这也促使我们对如何在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多样化旅游产品开发、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旅游等多个领域发挥优势展开进一步的思考。

第三,当前出台的系列政策直指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为文旅等行业快速走出疫情影响、进一步实现做优做强提供重要信心。可以预见的是,在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的环境下,民营文旅产业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产品研发等领域会有雨后春笋般的发展。

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除了抓住机会做大做强自身,我们亦呼吁政策在落地阶段,对于民营企业具体的融资、审批等问题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支持。我们也期盼基层政府进一步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以科学性、落地性为指导,推动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作者是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常务会长、域上和美集团董事长)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南非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